
主管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编辑出版:《长江丛刊》
国内刊号:CN 42-1853/I
国际刊号:ISSN 1673-0852
出版周期:旬刊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长江丛刊》2020年02期
浏览:26次
-
《长江丛刊》2020年02期
本期关注
孙犁短篇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分析林芳;1-2中外文学论三家抒情小说的审美特征——以沈从文、萧红、艾芜的作品为例郭灵西;3-4浅析《创业史》中梁生宝人生价值的实现周姿君;5+21《伊洛渊源录》与《先哲丛谈》——中日学者传记比较初论曹磊;钱亚辉;6-7艺术借鉴素描艺术中色彩意识分析袁泉;8-9猫头鹰元素在阅读空间中的解析与应用张晓丽;武文惠;吴智雪;10-11篆刻艺术杂谈苏建功;12+14中国艺术品价值的人类学解读赵跃;13-14河北非遗民间舞蹈在实境体验教学模式中的传承与应用郝丽坤;吴连鹏;张峥;15-16刍议合唱指挥中如何呈现肢体语言艺术熊云;17+19舞蹈教育在南疆农村基础教育中起到的积极影响莫尼热·莫太力甫;18-19基于“教、学、用”整合的钢琴教学现状与改善策略研究黄乐为;20-21光彩闪耀的宝石女神——张洁《祖母绿》中曾令儿人物形象分析刘萍;22-23美术基础课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陈汝娟;24+26作品赏析灰马宜萱;25-26现代传播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一些思考与建议冀璇;27+29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研究——以国家形象宣传片《美丽中国》为例卞晓群;28-29谈微课在新疆高职预科国家通用语言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卫翔;30-31自媒体时代基于“两微一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徐彬;32-33“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邵宏宇;34+36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温倩;35-36文化视点论明代南京夫子庙地区的青楼文化——基于江南贡院与青楼共生关系的考察高书妍;刘涵清;37-38周国平教育思想探析李亚男;39-40沈从文流寓昆明时期创作背景考姚佳;41+43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与对策李闪;42-43新时代背景下,提高河北文化影响力的几点建议贾琳;44+164语言研究纳西语中古代层汉语借词分析胡拓;45-46歌曲翻译等值成分解析——以《昨日重现》译本对比为例张晔;47-48英汉语广告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宋燕;曲蒙蒙;49-50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的汉译分析曾慧萍;51-52部分结构的研究评述王利梅;53+55谈俄语口语和口语语体韩冰;54-55从功能对等视角对比分析张爱玲与朱海观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英译本翻译策略汪雪梅;阎黎明;56+61探讨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李飞飞;57+63从视觉语法角度解读外语教学中的知识可视化设计王晓峰;58-59浅谈教学过程的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申巧;60-61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之价值定位——以古琴演奏技术及文化课程为例李澜澜;62-63知识付费对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新启示金靓;吴晓辉;64+66基于微课的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周梦琪;65-66德育过程视域下高职“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徐飞跃;67-68大学英语深度学习实施策略研究戴宗琳;69-70基于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李彩红;71+73信息化背景下“为学而教”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刁莉丽;72-73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秦枝丽;74+76高职院校职场英语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为例叶锐;75-76谈中职语文写作的生活化教学贾书成;77+79国学经典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魏俊;78-79中国——南非职业技术教育合作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粟诗瑶;80+82结合部编教材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思维训练方法郑娜;81-82试论形声字教学在新疆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策略古丽帕·达吾提霍加;83+85社会文化探析论清末轮船招商局的近代航海教育黄梓樱;84-85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读者服务的思考研究张静博;86+88新时代图书馆电子阅读推广途径朱岩;87-88就业思考:如何强化校园就业市场的功能——以皖西学院为例王鹰;89-90+100民办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在混合式课程中的体现与培养张芳;91-92手机霸占课堂——基于大学生课堂沉迷手机行为的研究陈佳欣;杜传芳;李红田;吴娇;杨晓娟;93-94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探究左旭晨;王一前;田增愿;翟彩宁;95-96职业教育国家资历框架研究综述王晓庆;97-98P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油脂教学中的应用王慧鸣;孙丽花;99-100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思考王 ;101+10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与阅读推广的互动策略研究李健宁;102-103民国大夏大学学生社团及其对当今学生社团发展的启示黄孝波;104+106中外联合培养“2+2”项目学生的跨文化心理调适潘江江;105-10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四个选择”认同教育的思考张飞鹏;殷实;107+109酒店管理专业阶梯式自我教育体系构建韩相伟;康法英;108-109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理路探究刘洁;周杰;张华金;110+112新课改背景下校园体育课程精准教学模式研究吕伯文;111-112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管培生培训对策初探贾晨菲;113+115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晓翠;114-115校园体育训练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白琨;116+118素质能力大赛背景下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方法研究孙桢桢;117-118强化留学生考勤管理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的探讨周仓库;119+121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新探田家伊;120-12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于珊;122+124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路径分析伍玮;123-124“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陈建宗;125+127分析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徐正辉;126-127高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朱文达;128+130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定位研究王艳霞;129-130“内容为王”视域下高校易班建设路径研究王云霞;张翔;131+133黄石市城市转型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发展研究——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刘晓璇;132-133高职生“工匠精神”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巴文娟;134+136基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环境探究王敬;135-136职业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学习探讨刘君;137+139贫困中职生自卑心理及干预研究梁柳;陈明耀;包书芳;138-139关于中学生参与历史教学评价的看法凌育珍;140+142中职“三师型”教师培养研究许龙英;141-142大数据分析在中学生身心健康监测的运用陈明;143-144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趣”方法的应用研究高少华;145+147浅析学龄前儿童性启蒙教育产品创新形式研究——以儿童性启蒙交互式绘本为例冯咏薇;胡文文;袁雪;146-147分级排架在图书馆少儿阅览区的应用探究李晓坚;148+150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与《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融合式教学初探——以图画书教学为例叶璐;149-150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郭莉萍;151+153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改革探析叶秋美;152-153哲文互鉴《神圣家族》历史观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意蕴冯朗;154-155+160“五种意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性意识建构向度杨越;156-15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实效性研究雷芸;158+16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解读集体主义李彦军;159-160人与环境关系的哲学思考孟慧美;161-162探析以南丁格尔精神为引领的文化育人进公寓建设张红梅;163-164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刘清涛;石岱峰;吕勇;165-166以党支部建设推进电建企业党建工作发展张琦;167+169OBE教育理念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王桂琴;168-169“大思政”视域下高职“三全育人”机制研究徐福江;170+172“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郑明志;171-172以创新家访模式促进德育教育发展戈菲;173+175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孔德宏;周京晶;174-175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乔薇;176+178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效性研究朱冬琦;177-178媒介化社会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赵宇华;于志勇;179+18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代邮超;180-181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课相结合的路径探究吴云柯;182+184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务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索周晓平;孙崇;183-184民办高校嵌入式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现状徐畅;185+187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施程文;186-187中国青年大学生成长思想研究王雪琦;188+190大学生党员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赵伊;189-190高职课堂核心价值观导入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究——以食品药品检验专业为例韩钰;191+193提升当代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思考韦佳伲;192-193青少年道德内化中的个体主体性发挥刘向阳;194+196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谢安桂;195-196《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197发布日期:2020-09-11
上一篇:《长江丛刊》2020年03期
下一篇:《长江丛刊》2020年01期